如果想要享受人生,
就必須要抱持認真的態度,
否則是快樂不起來的。
就像玩撲克牌一樣,
如果有人總是說「抱歉,剛才那個不算,重來」,
就會失去玩撲克牌的樂趣;
同樣的,如果有人每次輸牌就大發雷霆,
這個遊戲也會變得很無聊。
因此,我們必須認真看待人生的遊戲,
但就算輸了也不會失去性命,所以也不需要看得太深刻。 by 岸見一郎
以此獻給即將面對選擇的夥伴們
也祝大家都能找到幸福
好書推薦:拋開過去,做你喜歡的自己:阿德勒的「勇氣」心理學
PS:
特喜歡書裡第二章【勇氣,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】的內容,是關於親子教養的部分
![]() |
Alfred Adler 1870 - 1937 |
第二章 勇氣,是人類獲得幸福的根基:阿德勒心理學的親子教養與教育
【親子教養與教育的目標】
- 行動和心理上,都要達成明確的目標生活型態是——「我們對自己及世界的定義」
- 不是不能改變,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
- 我是有能力的,而且人人都是我的夥伴
【人際關係的觀點】
- 從人際關係中,才能觀察出個人行為的意義
- 【決定行為的「目的論」】目的論──「去處」比「來處」更重要
- 行為目的——引起他人注意
- 行為目的——挑起權力鬥爭關心未來的目的,不要在意過去的原因
【如何因應孩子的不當行為】
- 不懲罰,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
- 當孩子自認無能,會以報復作為誇耀無視問題行為,轉而關注適當的行為
- 不稱讚,別讓孩子依賴父母的肯定
【遭到挫敗的勇氣】
- 「追求卓越」和「自卑感」,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現象
- 「優越情結」和「自卑情結」,則是病態的產物
- 你現在就很好了,不需要「變得特別」
【如何讓孩子重獲勇氣】
- 用鼓勵取代稱讚,只要共享喜悅、表達感謝
- 肯定孩子的存在,就是最好的「鼓勵」
【課題的分離】
- 在解決問題之前,先確定「這是誰的課題」
- 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,才能升級成共同課題
- 自己的課題,必須自己承擔行為的後果
- 只要從旁守護,不要過度干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