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得盡是跟:數理、學習方法、音樂的內容?!」、「感覺你掛羊頭賣狗肉」.....
不可諱言,數理學科總讓人有「高不可攀」的感覺,但俗話說得好:萬教不離其宗。
許多東西只要能先看到它後頭所隱含的美,自然就能以開放、歡愉的心情去領受他的過程。
所以我只是想幫忙大家在枯燥無味的過程中,換個角度、換個心情、找到更多的學習動力(原力),如此而已。
如同 玻爾 (N. H. D. Bohr, 1885-1962) 的原子模型被愛因斯坦 (A. Einstein,) 稱為 “思想領域中最高的音樂神韻”一般。
以下跟大家分享這個很有意思的文章。
PS:為了怕大家睡著,選一首輕快而且有大叔畫面的 MV ,但我言明在先,我只是喜歡他的旋律,有關歌詞的內容.....,嘿嘿,誰敢照著做咱們就走著瞧~
【論數學與藝術的關聯】張維忠 浙江師範大學數理學院教授
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數學傳播季刊 第 28 卷 第 3 期<<前言>>
把數學與藝術聯繫起來可能在許多人看來是天方夜譚。
然而, 在種種表面上無關甚至完全不同的現象背後,
隱匿著藝術與數學極其豐富的普遍意義和極其深刻的美妙聯繫。
本文以 數學和音樂、 數學與美術 為主要背景,
揭示了 數學與藝術之間 的複雜關係,闡述了數學是一種理性的藝術的觀點。
<<摘要>>
....... 由於數學 (特別是現代數學) 的研究對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 “思維的自由想像和創造”。
因此, 美學的因素在數學的研究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, 以致在一定程度上數學就可被看成一種藝術。
事實上, 數學理論雖以邏輯的嚴密性為特徵,
但新概念的提出, 新理論的創立則需要借助於直覺、 想像等非邏輯思維。
數學史上的眾多成就都證實了這種規律性。
著名數學家龐加萊 (H. Poincare, 1854-1912) 說:
“沒有直覺,數學家便會像這樣一個作家:他只是按語法寫作,但是卻毫無思想”。
在數學研究中, 雖然有大量表面看來枯燥無味的推理和計算,
然而其中卻蘊藏著內在的、 深遂的、 理性的美。
當我們創造了一種簡便的方法,作出一種簡化的證明,找到一種新的成功應用時,
就會在內心深處激起強烈的美感。
同時, “美”是數學中公認的一種評價標準。數學還能陶冶人的美感、 增進理性的審美能力。
數學中美的東西是好的、 比較簡單的, 受到一致肯定和讚賞的。
美的東西也常常是最有用的, 因為不美的東西是冗繁的, 用起來極不方便, 甚至根本無法應用。
一個人數學造詣越深, 越是擁有一種直覺力。
最後, 由以上對數學是理性的藝術的論述可以看出,
關於數學主要是有利於發展人們的邏輯思維, 則是一種不正確的觀念;
恰恰相反, 數學不僅有利於發展人們的邏輯思維, 而且也有利於人們的創造性才能包括審美、 直覺的發展。
如果採用現代認知科學的術語, 這就是說,
數學有利於人的右半腦和左半腦的均衡發展。
全文 【論數學與藝術的關聯】第 28 卷 第 3 期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數學傳播季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