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

「評斷一個人要看他的問題,而不是看他的答案」

一個輔導專案的隨想:


原來無良環境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;
打從進入學校起,就要孩子閉上嘴巴、笨笨的聽、笨笨的學、笨笨的記、笨笨的長大,
再笨笨的跟別人比究竟誰笨的比較厲害??(請勿對號入座)

夥伴們:您知道不問問題的嚴重嗎?

我的架構您沿用、系統分析您照抄、甚至直接【複製、貼上】上課時的程式碼....
您怎麼知道我有沒有「開後門、設漏洞」哩(哈哈)
補充:這樣您瞭解為何每次打電話問我:hi ,Mark 老師,我的系統總跑出『偶數百出』時,會被我狠削一頓的原因吧;
笨蛋、那是我們教學團隊用來證明你們照抄的陷阱啊!!
附註:『偶數百出』是偶是白癡的諧音。怎樣,厲害吧(我師父,K老師想出來的)

相信我、敞開心胸、您才能學到更多,
我們可以不要繼續停留在:
【我就是這樣長大、大家都這樣、以前老師就是這樣教】的舊思維嗎?!
咱們搞的是開發與創新耶,若都要照著上面的思維走,
那......
不就表示既有的東西都很好,咱們都該繼續「鑽木取火」嗎!?

所以不要讓我在開放的QA時段中,都“獨守空閨”好嗎?唉
問問題、是種成長的表現、好嗎?(請別嗤之以鼻、李教授也是這麼說,請看下方報導)

好啦,沒關係、第四季的課程咱們言明在先:

【既然您誠心誠意的繼續死背、那我就大慈大悲的把你死當】

只要不問問題,我們就..........明年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不問問題的嚴重性

李家同:台灣教育只求死背
2014年09月24日 04:10          洪榮志/台南報導

台灣中學生屢屢在國際科學競賽拿大獎,但為何真正傑出的科學家並不多?
前暨南大學校長、現任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23日批評,
台灣的教育制度只要求學生死背、解題,根本不要求學生問問題
同時,我國的文化也不重視問問題,甚至還會泯滅孩子的好奇心

<<補充:沒有好奇心、何來創造力??!!>>

國立台南大學本學期第1場博雅教育講座,昨天邀請李家同以「不問問題的嚴重性」演講,
他開場即引用詩人伏爾泰名言:「評斷一個人要看他的問題,而不是看他的答案」
他並分析國人不問問題的原因,有3點。

1.自己認為已經懂了,所以不問,其實是不懂;
2.根本沒有發問的習慣,因為只要會背就可以得分;
3.缺乏好奇心。


李家同認為,首先是我國的文化,普遍認為孩子不應該太多話,
只要聽話就可以了。因此孩子如果不喜歡問問題,錯的並不是孩子,而是受到整個文化所影響。

其次,目前國、高中的課程內容過於艱澀難懂,不少課程內容甚至連專家都未必知道,孩子問了也得不到解答。李家同還批評,台灣的教育制度也不要求學生一定要問問題,只要會死背、解題即可,所以才有所謂的「背多分」。

問題是,傑出的科學家往往很會問問題,
如果孩子們不習慣問問題,甚至只會死背、解題而不會主動問問題,
未來恐將喪失競爭力。